• 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团队> 正文
  • 生物碳(炭)与光学农业科研团队

    发布者:材料与能源学院  发布时间:2020-05-21  浏览次数:2459


    一、基本情况介绍

    1、团队简介

    华南农业大学生物碳()与光学农业科研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 新型发光材料的探索、光学性能及其在农业和能源领域的应用;(2) 新型碳材料生物质碳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其在能源、农业和环境领域的应用。发光材料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稀土发光、纳米发光、量子点发光、发光玻璃陶瓷,另一方面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开展材料与农业结合的研究,提出了光学农业新概念,利用发光材料的基础和优势,制造纳米碳肥、转光膜和LED植物生长灯,增强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以及光合作用;碳材料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生物炭、低维碳纳米材料、碳基复合材料,研究材料的电化学和吸附储能等性能,开展其在能源和环境领域中的应用;并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农林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发展纳米农业与炭基农业技术。近年来,本团队发表SCI论文160多篇,其中二区以上论文超过80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授权专利20多件,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项目20多项,2016年被评为华南农业大学十佳科研团队

    2、团队负责人简介

    刘应亮,男,196012月生,华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应用化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光学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光学农业广州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稀土学会发光专业委员会委员,化学通报编委会编委,曾当选中国化学会理事和广州市天河区第六届人大代表。1989年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4年中山大学获博士学位,2009-2010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和佛罗里达大学访问学者。1989-1991年湖南农科院稀土农用研究中心工作,1994-2011年暨南大学化学系工作,2012年至今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工作。2001年获批为广东省第二批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00年至2011年,任暨南大学化学系系主任。2015年至2019年,任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

    长期从事功能材料和碳纳米材料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光功能材料--新型发光材料的探索、光学性能及其在农业和能源领域的应用;新型碳材料--生物质碳材料的设计制备、光电性能及其在能源、农业和环境领域的应用。已主持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项目30多项,作为通讯作者已在Nat. Commun.,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Chem. Mater., Small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多篇,SCI引用超过6000次,申请和授权专利40多件。作为第一完成人,其研究成果以铕为主变价稀土离子激活的发光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2005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新型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探索、性能及机理2008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作为第四完成人纳米电催化能源材料的功能定向制备和协同效应机理研究201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作为第二完成人长余辉发光材料新体系的研发、纳米化、表面修饰和应用2018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作为第四完成人纳米硫酸钡与转光材料制备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2019年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迄今共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00多名。

    3、团队骨干介绍

    雷炳富,男,197710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2001年本科毕业于暨南大学;2001.9-2004.7在暨南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联合培养,获硕士研究生;2004.9-2007.7在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7.11-2009.11在日本大阪大学从事JSPS博士后研究;2007.7-2011.12在暨南大学工作;20121月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调入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工作,同年入选广东省第七批“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15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18年获聘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从事设施农业用光转换材料、人工植物光源及发光农用工程化研究。以第一作者和/或通讯作者共发表SCI收录研究论文180多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3500余次,h-index=32,申请及授权发明专利30多件。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发表在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Angew. Chem. Int. Ed, SmallJ. Mater. Chem. C等系列国际期刊上。2005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第三)2008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二)2011年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四)2018年获广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一)2019年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二)。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1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迄今,共指导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设施园艺等专业和方向的硕/博士毕业研究生21名,其中4人获得“广东省优秀研究生”称号、7人获得国家奖学金,17人获得校级优秀硕士论文称号。目前在读研究生16名。

    梁业如,男,198610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青年珠江学者,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华南农业大学丁颖人才支持工程培养对象。主要从事多孔炭材料、碳基能源材料及电化学储能器件(超级电容器、碱金属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等)研究。至今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43篇。SCI总引3000余次,H因子34。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11件,实用新型1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州市科技创新人才专项珠江新星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和一等资助面上项目等多项省部级课题

    郑明涛,男,19774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生导师,2012年入选广东省第七批“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2005.9-2007.7在暨南大学获硕士学位;20117月在暨南大学纳米化学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20118月进入华南农业大学工作。多年来从事生物质碳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在高温水热碳化技术、生物质碳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20118月调入华南农业大学以来,围绕农林废弃生物质的资源化与能源化利用研究方向,开展农林废弃生物碳基微纳结构材料的设计、可控制备及其应用和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纳结构的设计与性能调控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SCI研究论文30多篇,申请和授权专利4件。

    肖勇,男,19802月生,博士,青年教授,硕士生生导师,2012年入选广东省第七批“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2004.9-2006.7在暨南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2012.9-2014.12在华南农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121月随团队调入华南农业大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碳纳米材料和新能源材料。在新型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主持完成国家、省部厅级项目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在Chem. Commun., J Mater. Chem., Carbon, Inorg. Chem., J. Phys. Chem. C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论文20多篇。

    张浩然,女,19812月生,博士,副教授,2014年入选广东省第八批“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2003年于齐齐哈尔大学化学系获本科学位,2004年考取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硕士研究生,2005.9-2007.6期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联合培养,开展光电功能材料研究,20077月获硕士学位。2011.7于暨南大学获博士学位,20118月入职华南农业大学。多年来以来从事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5篇,合作发表SCI论文90多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件。

    庄健乐,男,198207月生,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广东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华南农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200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1.11~2013.11在香港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底进入华南农业大学工作,2015年加入本团队。近年来主要围绕纳米材料及稀土发光材料的设计开发及应用探索开展前沿研究,迄今为止,在Chem.Mater.,J.Mater.Chem.C,Cryst.GrowthDes.,Inorg.Chem.,J.ColloidInterf.Sci.等国际刊物发表SCI论文40多篇,论文被引用1000多次。申请及授权发明专利20多项,其中获美国授权发明专利1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7项,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10多项。担任J.Mater.Chem.C,ACSSustain.Chem.Eng.,J.ColloidInterf.Sci.等十几个国内外期刊的论文审稿人。

    胡航,女,198312月生,博士,青年副教授。201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08月至20118月,获国家公派前往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化学与生化系交流访问;20124月至20147月,在华南师范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8月进入华南农业大学大学并加入生物碳与光学农业科研团队。长期从事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研究,包括氧化物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等。主持完成省级科研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6篇,合作发表SCI论文10多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件。

    董汉武,男,19819月生,博士,讲师,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2014年入选广东省第八批“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2008年赴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留学近两年;2011.12在华南理工大学获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27月进入华南农业大学工作并加入本团队。长期从事储氢材料为代表的化学及物理储能材料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自加入团队以来,负责搭建了多孔材料液氮至常温的宽温度区间的高压(最高20 MPa)吸附性能表征平台,搭建了高温储氢材料的(最高350摄氏度)氢吸脱附性能表征平台,规划和实施了实验室的硬件信息网络,在材料的微观原子结构分析、气态吸脱附表征等方面与团队其他成员深入合作。主持完成国家和厅级项目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SCI研究论文10多篇。

    胡超凡,男,19848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3年毕业于暨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进入太原理工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171月调入华南农业大学工作。主要从事新型量子点(碳点、氧化物量子点)的制备、光学性质及其在生物医学和光电器件中的应用研究。目前已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论文被他引1900余次,H指数为20。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Angew. Chem. Int. Ed.SmallCarbonACS Appl. Mater. Interter.NanoscaleAdv. Opt. Mater.Sensor. Actuat. B-Chem.SCI. CHINA Mater.Mater. Chem. Front.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5篇,2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出版个人专著1部。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6项,授权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基金项目1项。

    张学杰,男,19872月生,博士,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首聘),硕士生导师。201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苏锵院士及王静教授;2015-2016年在台湾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刘如熹教授;20175月起在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工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近年来在Chemistry of Material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ACS Photonic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等国际刊物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13篇,2篇为ESI高被引论文,累计他引超过1000次;已获授权美国专利1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项;担任《发光学报》青年编委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Journal of LuminescenceOptical MaterialsSCI期刊的论文审稿人;应邀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共6次。

    二、主要研究领域(科研方向)

    1、新型发光材料的探索、性能和应用

    2、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

    3、纳米发光与量子点发光材料

    4、纳米农业与炭基农业

    三、科研平台介绍

    团队积极搭建高水准科研平台,已建成科研氛围浓厚、科研条件良好、设施设备较为齐备的科研平台,并获批“广东省光学农业工程研究中心”和“光学农业广州市重点实验室”。

    四、科研项目介绍

    1、累计到位经费

    本团队进入华南农业大学以来,先后承担各级科研项目20余项,包括NSFC-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2项、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7项,项目总经费超过2000万元。

    2、主要科研项目(主持)

    1. 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新材料重大科技专项),激光显示用高性能稀土发光材料设计及规模化制备关键技术与应用(202007020005)1000万,2020.1-2022.12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501242),杂化孔碳材料的构建和吸附储能及其机理研究,245万,2016.1-2019.12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571067),复合农用转光材料的构建和性能研究,75万,2016.1-2019.12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372091),溶剂热方法调控长余辉发光材料纳米结,80万,2014.1-2017.12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671070),氮()化物农用转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调控研究,65万,2017.1-2020.12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371062),新型无机转光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应用,90万,2014.1-2017.12

    7.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S2013030012842),新型农用稀土发光材料的探索,200万,2014.1-2018.12

    8. 广东省科技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6A050502043),基于微波氮化技术的新型高效LED荧光粉之组成设计及性能调控,50万,2016.1-2017.12

    9.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对外科技合作专题,201704030086),面向生态高值农业应用的高效LED人工植物光源用氮化物红色荧光粉合成及性能优化,100万,2017.5-2019.12

    10. 华南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培育工程(第三层次)项目,200万,2017.10-2021.10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571066),过渡金属氧化物多级微纳结构的设计、可控合成及其性能研究,90万,2016.1-2019.12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671069),基于甘蔗渣为原料的多级孔碳材料的制备、结构调控及电化学储能研究,65万,2017.1-2020.12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371061),碳材料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和性能研究,85万,2014.1-2017.12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1401057),农业废弃生物质炭-金属复合体系的结构调控和储氢机制探索,25万,2015.1-2017.12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602108),稀土掺杂氟化物/碳点复合材料的设计、可控制备与光谱调控研究,20万,2017.1-2019.12

    16.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自由申请项目(2017A030313256),NaYF4/碳点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10万,2017.05-2020.05

    17.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自由申请项目(2014A030313466),正交相氟化镱钾纳米晶体的合成、性能及应用,10万,2015.01-2018.01

    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602107),贵金属@空心有序中孔炭纳米球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20万,2017.1-2019.12

    19. 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项目(青年学者),应用化学,50万,2017.10-2020.10

    20. 广州市科技创新人才专项珠江科技新星计划项目(201710010104),新型贵金属@空心碳球的制备及应用基础研究,30万,2017.5-2020.4

    21. 华南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培育工程(第三层次)项目,200万,2017.10-2021.10

    22.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科学研究专项(201707010033),基于荧光碳量子点探针的介孔硅基复合氧气传感材料构建及性能研究,20万,2017.05-2019.12

    23. 广东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A1515010444),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碳点的合成、表面改性和生物成像应用,10万,2020.01-2022.12.

    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802101),宽色域显示用窄谱带绿光发射CsPbBr3量子点荧光玻璃可控合成及发光稳定性研究,2019.01-2021.12

    25.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科研启动项目(2018A030310217),高功率LED植物照明用高效红光发射荧光玻璃陶瓷及器件研究,2018.05-2021.12.

    五、主要研究成果

    1、代表性论文(10)

    1. Yonghao Chen, Mingtao Zheng, Yong Xiao, Hanwu Dong, Haoran Zhang, Jianle Zhuang, Hang Hu, Bingfu Lei*, Yingliang Liu*. A Self-Quenching-Resistant Carbon-Dot Powder with Tunable Solid-State Fluorescence and Construction of Dual-Fluorescence Morphologies for White Light-Emission. Advanced Materials, 2016, 28, 312-318.

    2. Haiyao Yang, Yingliang Liu*, Zhouyi Guo, Bingfu Lei, Jianle Zhuang, Xuejie Zhang, Zhiming Liu*, Chaofan Hu*, Hydrophobic carbon dots with blue dispersed emission and red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10, 1789.

    3. Wei Li, Wan Zhou, Zhishan Zhou, Haoran Zhang, Xuejie Zhang, Jianle Zhuang, Yingliang Liu*, Bingfu Lei*, Chaofan Hu*, A Universal Strategy for Activating the Multicolor Room-Temperature Afterglow of Carbon Dots in a Boric Acid Matrix,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9, 58(22), 7278-7283.

    4. Wei Li, Shuangshuang Wu, Haoran Zhang, Xuejie Zhang, Jianle Zhuang, Chaofan Hu, Yingliang Liu*, Bingfu Lei*, Li Ma, Xiaojun Wang, Enhanced Biological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Using Light-Harvesting Engineering with Dual-Emissive Carbon Dot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18, 28(44), 1804004.

    5. Guangqi Hu, Yuqiong Sun, Jianle Zhuang, Xuejie Zhang, Haoran Zhang, Mingtao Zheng, Yong Xiao, Yeru Liang, Hanwu Dong, Hang Hu, Bingfu Lei*, Chaofan Hu*, Yingliang Liu*, Enhancement of Fluorescence Emission for Tricolor Quantum Dots Assembled in Polysiloxane toward Solar Spectrum-Simulated White Light-Emitting Devices, Small, 2019,1905266.

    6. Jiangling He, Youling He, Yonghao Chen, Bingfu Lei*, Jianle Zhuang, Yong Xiao, Yeru Liang, Mingtao Zheng, Haoran Zhang, Yingliang Liu*. Solid-State Carbon Dots with Red Fluorescence and Efficient Construction of Dual-Fluorescence Morphologies. Small, 2017, 13, 1700075.

    7. Wei Li, Shuangshuang Wu, Xiaokai Xu, Jianle Zhuang, Haoran Zhang, Xuejie Zhang, Chaofan Hu, Bingfu Lei*, Clemens F. Kaminski*, Yingliang Liu*, Carbon Dot-Silica Nanoparticle Composites for Ultralong Lifetime Phosphorescence Imaging in Tissue and Cells at Room Temperature, 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19, 31(23), 9887-9894.

    8. Gang Yuan, Wanwen Huang, Kaixiu Guan, Huimin Li, Yingjun Xie, Yeru Liang, Yingliang Liu*, Mingtao Zheng*, A universal KOH-free strategy towards nitrogen-doped carbon nanosheets for high-rate and high-energy storage device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9, 7(46), 26469-26478.

    9. Simin Liu, Yeru Liang, Wan Zhou, Wenqiang Hu, Hanwu Dong, Mingtao Zheng, Hang Hu, Bingfu Lei, Yong Xiao, Yingliang Liu*, Large-scale synthesis of porous carbon via one-step CuCl2 activation of rape pollen for high-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8, 6(25), 12046-12055.

    10. Mingtao Zheng*, Hanwu Dong, Yong Xiao, Hang Hu, Chenglong He, Bingfu Lei, Luyi Sun*, Yingliang Liu*. Hierarchical NiO mesocrystals with tuneable high-energy facets for pseudocapacitive charge storage.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7, 5, 6921-6927.

    2、授权发明专利

    1. 刘应亮,邓苏青,薛志萍,雷炳富,刘晓瑭,肖勇,郑明涛,一种高余辉性能纳米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210186126.3,授权时间2013.12.25

    2. 刘应亮,邓苏青,薛志萍,雷炳富,刘晓瑭,肖勇,郑明涛,一种纳米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210186108.5,授权时间 2013.12.25

    3. 刘应亮,吴双双,李唯,周婉,雷炳富,庄健乐,胡超凡,一种高产率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ZL 201710895607.4,授权时间:2019.05.07

    4. 刘应亮, 孙宇琼, 胡广齐, 胡超凡, 雷炳富, 庄健乐, 张学杰, 碳点复合纳米粒子、碳点/氟化物复合材料、制法及应用, ZL 201810696362, 授权时间:2019.09.10

    5. 胡广齐,刘应亮,碳点在防紫外线产品中的应用,ZL 2016110310427,授权时间:2019.04.26

    6. 刘应亮,游雅琴,雷炳富,肖勇,郑明涛,董汉武,张浩然,一种新型红色转光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专利号:ZL 201510177689.X,授权时间:2017.05.24

    7. 刘应亮,邹金梁,雷炳富,肖勇,郑明涛,董汉武,张浩然,一种CDs/SiO2复合荧光纳米材料及其一步制备法,专利号:ZL 201510230398.2,授权时间:2017.03.08

    8. 雷炳富,张浩然,刘应亮,刘晓瑭,郑明涛,肖勇,一种锰离子激活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210178377.7,授权时间2015.06.17

    9. 张浩然,邓建昆,雷炳富,刘应亮,陈燕科,黄超荣,一种转光复合透光罩及其应用的植物灯,申请号:201710128649.5,申请日:2017.03.06

    10. 雷炳富,何友玲,张浩然,刘应亮,张宇,荧光碳量子点/介孔氧化铝复合发光材料及其制法和在氧气传感方面的应用,申请号:201710032463.X,申请日:2017.01.06

    11. 雷炳富,何友玲, 张浩然,刘应亮,碳量子点/Eu3+/介孔氧化铝复合发光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申请号:201710032618.X,申请日:2017.01.16,授权日:2019.02.19

    12. 雷炳富,邓建昆,张浩然,刘应亮,肖勇,郑明涛,董汉武,一种发光玻璃陶瓷及其制法与在LED照明器件中的应用,专利号: ZL 201610864346.5。申请日:2016.09.29,授权日:2018.08.28

    13. 雷炳富,王劲,张浩然,刘应亮,庄健乐,邓建昆,张海明,一种转光农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专利号:ZL 201510916840.7,申请日:2015.12.11,授权日:2018.06.12

    14. 雷炳富,张海明,张浩然,刘应亮,陈智杰,邓建昆,何友玲,一种转光功能农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专利号:ZL 201610192799.8。授权日:2017.12.26

    15. 雷炳富,陈实,李唯,张浩然,庄健乐,刘应亮,董汉武,荧光碳量子点复合发光材料及其制备与在LED上的应用,专利号:ZL 201510477647.8,授权日:2017.04.05

    16. 雷炳富,李唯,张浩然,刘应亮,肖勇,郑明涛,董汉武,荧光碳量子点/SiO2/无机荧光粉三元复合温度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 201510200560.6。授权日:2016.07.27

    17. 雷炳富,张浩然,刘应亮,刘晓瑭,郑明涛,肖勇,一种锰离子激活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 201210178377.7。授权日:2015.06.17

    18. 雷炳富,刘应亮,满石清,锡酸盐复合氧化物体系橙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 201010131024.2。授权日:2013.10.02

    19. 胡航,李晓栋,邓淇彬,陈强,陈红雨,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310201216.X,授权时间2015.09.23

    20. 胡航,殷康健,李爱菊,龚蓉,陈强,陈红雨,一种锂离子电函正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310201217.4 授权时间2016.01.20

    21. 胡航,邓淇彬,李晓栋,陈强,陈红雨,一种石墨烯改性镍锰酸锂的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 ZL 201310202961.6,授权时间 2016.04.06

    22. 胡超凡,刘应亮,战岩,雷炳富,庄健乐,张浩然,一种溶剂热法制备荧光氧化钨量子点的方法及其制备而成的荧光氧化钨量子点和应用, 授权 2017.06.27, 中国,ZL 201710501762.3

    23. 胡超凡,战岩,刘青青,一种溶剂热制备荧光氮化碳量子点的方法, 授权, 2018.7.30,中国,ZL 201610336140.5

    六、获奖情况

    1. 沈培康,徐常威,孟辉,刘应亮,纳米电催化能源材料的功能定向制备和协同效应机理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3

    2. 刘晓瑭,雷炳富,唐颢,刘应亮,胡广齐,张浩然,董汉武,陈焰,郑明涛,郑明东,纳米硫酸钡与转光材料制备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9

    3. 雷炳富,刘应亮,张浩然,董汉武,刘晓瑭,孟建新,郑明涛,肖勇,陈焰,胡广齐, 长余辉发光材料新体系的研发、纳米化、表面修饰和应用,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8

    4. 刘应亮,雷炳富,邝金勇,黄浪欢,肖勇,张静娴,袁定胜,新型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探索、性能及机理,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08

    5. 刘应亮,石春山,雷炳富,张静娴,杨培慧,以铕为主变价稀土离子激活的发光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 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05

    本团队2016年获得华南农业大学十佳科研团队荣誉称号。

    七、学生培养情况

    近年来,本团队学术型硕士生人均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大多为SCI二区或影响因子3.0以上论文),每年研究生获学校发表论文奖励金总额居全院前列。

    本团队部分学生获奖如下:

    广东省优秀学生(研究生阶段)

    陈永豪(2015年),李唯(2020),张伟财(2020)。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王劲(2015年),张海明(2016年),李唯(2016年),何江玲(2016年),何友玲(2017),邓建坤(2017),黄剑瑜(2018),许晓凯(2019),李唯(2019),袁刚(2019),李明才(2019)。

    八、团队风采



    «返回上一级科研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