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学校首页
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团队

绿色高分子复合材料(GPC)团队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10   发布时间: 2024-12-02

一、团队简介

本团队为绿色高分子复合材料GPC团队,主要生物质资源的高效转化及其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可控构建为核心研究领域;以化学、材料、力学等多学科交叉为主要研究重点,开发基于各种生物质资源(包括植物油、纤维素、壳聚糖等)的新型绿色生物基高分子及其功能性复合材料,并研究其工业应用(如阻燃、抗菌、缓释肥料、环境治理等)循环回收及高值化利用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市级项目12,累计科研经费超过25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篇,获授权专利20项,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2。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1项,其他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省级成果转化二等奖1项。

二、团队构成

团队现有教师5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2名,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在站博士后2人,目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人。团队负责人张超群教授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广东省卓越青年团队、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以及广东省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

张超群,博士、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广东省卓越青年团队、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项目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负责人、广东省植物重大灾害预警与综合防控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团队岗位专家,镇江制造  2025”领军人才,汕头市精细化工企业科技领军人才。2014年获得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4-2016年在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等研究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6月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被引进到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研究工作主要是生物质的高效转化和功能高分子材料可控构建的相关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自然科学杰出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民生科技攻关计划等项目20多项。近五年在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Advanced Materials, Green Chemistr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的学术13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论文100多篇总影响因子达到350,影响因子10以上的文章30多篇),论文总被引频次达755010篇论文作为期刊封面论文被重点报道。撰写本领域英文专著3部。获授权美国专利3项,中国发明专利20。担任SCI杂志《Journal of Renewable Materials副主编,《Chinese Chemical Letters和《林产化学与工业》编委;多次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作口头邀请报告,先后受邀担任30多个著名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主持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广东省青年科技奖、梁希林业科技奖进步奖二等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6项。

联系邮件:zhangcq@scau.edu.cn

罗颖,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理学博士学位(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功能化塑料循环回收及高值化利用、环境降解塑料。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以及参与国家、省部级重点项目的研究20项,与多家企业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在ACS Sustainable Chem. EngIndustrial Crops & ProductsCarbohydr. PolymJ. Polym. Sci., Part A: Polym. ChemPolym. Degrad. Stab等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参编著作2Tribology and Interface engineering series, Tribology of Polymeric Nanocomposites),担任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授权/申请专利6项。主要承担有机化学复合材料及其加工应用等多门本科生课程,主编教材2部,指导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材料创新大赛等获奖多项。

联系邮件:luoying@scau.edu.cn

王洋,首聘副教授,201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基地班,获理学学士学位;2020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师从张俐娜院士;随后进入华南农业大学开展工作。目前研究方向为再生纤维素及纤维素衍生物功能材料,已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讲授本科生《功能高分子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及研究生《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等课程。

联系邮件:wangyang@scau.edu.cn 

卢其明,男,1963年生,华南农业大学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曾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和广东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等奖励。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及横向项目。在Green Chemistry,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 Polymer Composites 等学术刊物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编写教材1部(主编),专著1部(副主编)。获授权国家专利5项。

联系邮件:qmlu@scau.edu.cn

徐悦华,女,19648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广东省第三批“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1989.6在华南理工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2001.6在华南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48月进入华南农业大学工作。多年来从事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在无机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长期从事光催化剂制备(改性二氧化钛纳米粉体与纳米管合成、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制备等)、光催化应用研究(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光催化装置研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均排名第二),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Chinese Journalof Catalysi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Applied Surface Science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90多篇,其中SCI研究论文40多篇,授权专利2件。

联系邮件:xuyuehua@scau.edu.cn

团队风采

三、团队平台

团队依托生物基材料与能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搭建绿色高分子复合材料相关的科研平台,课题组自身拥有凝胶渗透色谱、热重分析仪、拉伸试验机等大型仪器设备;现有校企合作科研平台3个,其中包括广东省可降解高分子包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汕头保税区联通工业有限公司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校企联合实验室、广东省生物基水性油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团队科研条件良好,设施齐全。

四、发表论文

5年主要围绕植物油、纤维素、多糖等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高效转化与高性能、多功能性材料的构建开展研究工作,在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Green Chemistr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2篇,影响因子共575,影响因子>1026篇。其中,团队构建了一种兼具高强度、自愈合和可再加工的环保型植物油基水性聚氨酯,含有刚性芳环的二硫代二苯胺的聚氨酯弹性体拉伸强度可高达38 MPa4次回收处理后的回收率可达到100 %。同时,宽泛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赋予材料四重形状记忆功能;开发了以再生纤维素工艺简便快速制备高透明可调雾度膜材料的新途径,制备的高透明高雾度再生纤维素膜可用作防眩光贴膜及太阳能光电池板防反增透层;在塑料循环回收再利用研究方面,提出了通过对回收再加工工艺参数(包括机械力化学分散预处理工艺、热压成型工艺)的调控、绿色高效催化剂的筛选、外源性羟基的介导以及构建多重动态网络等策略,实现了对商业化聚氨酯泡沫的绿色高效循环回收和高值化利用,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资源的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五、授权专利

5年共授权发明专利18项,转让4项。其中,《一种全生物基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发明专利涉及环氧植物油与天然二元酸开环反应制备的全生物基乳化剂,并将其应用于阴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相比于常温下为固态的二羟基丙酸和二羟基丁酸,本发明制备的全生物基乳化剂常温下为液态,反应时与其他原料的接触面积更大,混合更均匀,反应速度更快,且乳化剂来自于植物油,由于其甘油三脂结构,具有更好的耐水性和热稳定性。另外,《一种高透明高雾度的再生纤维素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发明专利涉及高透明高雾度的再生纤维素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无需对纤维素高压均质化处理,也无需对成品商用纸张再加工,利用竞争溶解造成纤维素部分不溶,从而使所得再生纤维素基复合膜形成微纳级不均匀结构,产生雾度;操作绿色简便,能耗低。所得再生纤维素基复合膜同时实现高透明度和高透射雾度,可用于表面防反射膜材、屏幕防眩光贴膜、室内朦胧灯等产品。

教学、教研获奖

团队秉持教学和科研并重的理念,不仅重视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同时也注重基础科学研究。团队负责人张超群教授作为主讲教师的生物基高分子材料课程入选广东省一流课程和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效果优秀奖一等奖相关教改工作获得了《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优质大课项目》资助,教改论文发表在《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18, 37(9), 231-235)期刊上,个人荣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华南农业大学优秀班主任;张超群、罗颖老师均获华南农业大学“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先进个人。此外,团队围绕生物质资源(植物油、纤维素、天然多酚等)开展基础研究工作,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第十四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广东省青年科技创新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二等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项。

、育人成果

团队老师在教书育人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方式指导学生。近三年,团队老师所指导的本科生创新团队获得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3项)、广东大学生攀登计划专项资金(2项)、全国大学生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第十二届挑 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等12,指导老师张超群教授获第八届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第十一届广东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所指导的研究生中有16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或校一等奖学金, 指导老师张超群教授荣获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称号。

 八、团队寄语

团队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绿色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应用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中不断探索、进步和突破,形成了一种开放、协作、创新的科研氛围与环境。如果你期待亲自体验绿色高分子复合材料的魅力,诚挚欢迎你加入我们,在这里,你将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不断激发出无限的创新与灵感,突破自我,最终收获满满的成就与喜悦,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